學科能力測驗 考試說明
- 發表時間
- 2021-09-24
111學年度起之學測將辦理六考科的考試,包括:國文(分節施測)、英文、數學A、數學B、社會、自然,考生可自由選考。學測成績採級分制,可用於大學繁星推薦、申請入學、分發入學,以及科技校院申請入學等招生管道。
為使各大學校系、高中教師、考生及各界了解學測因應108課綱所作的調整,以下就學測之測驗目標、測驗時間、測驗範圍、題型以及其他等項目進行說明。
壹、測驗目標
一、 測驗考生所具有的基本學科能力
二、 測驗考生為銜接大學教育而所具有的基本學科知能
三、 測驗考生能於不同的情境中整合運用基本學科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 測驗考生的閱讀理解、圖表判讀、證據運用、邏輯推論、分析評價、表達說明等能力
貳、測驗時間
考試科目 | 測驗時間 | ||
---|---|---|---|
國文 | 國文(一):國語文綜合能力測驗 | 90 分鐘 | |
國文(二):國語文寫作能力測驗 | 90 分鐘 | ||
英文 | 100 分鐘 | ||
數學 A | 100 分鐘 | ||
數學 B | 100 分鐘 | ||
社會 | 110 分鐘 | ||
自然 | 110 分鐘 |
參、測驗範圍
考試科目 | 測驗範圍:部定必修 |
---|---|
國文註1 | 必修國文 |
英文 | 必修英文 |
數學 A | 10 年級必修數學、11 年級必修數學 A 類 |
數學 B | 10 年級必修數學、11 年級必修數學 B 類 |
社會註2 | 必修歷史、必修地理、必修公民與社會 |
自然註3 | 必修物理、必修化學、必修生物、必修地球科學 (含探究與實作) |
註:1.國文考科包括國綜與國寫,成績各占50%,分節施測。
2.社會考科中的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三科試題所占比例相當。
3.自然考科中的物理、化學、生物與地球科學四科試題所占比例相當,並包括探究與實作的學習內容。
肆、題型
學測各考科的題型可包括:選擇題型(單選題、多選題)、選填題型、非選擇題型與混合題型。混合題型是指同時包含選擇題、選填題與非選擇題的題型,為題組形式。
伍、其他說明
111學年度開始,學測與分科測驗將引入混合題型及新式答題卷,以期能落實新課綱重視素養教育精神,以評量學生之系統思考、問題分析、符號運用、溝通表達等能力。
新式答題卷採「卷卡合一」設計,將以往分開的答案卡(適用選擇題型、選填題型)與答案卷(適用非選擇題型)合併為一張新式答題卷(A3紙張),且可依命題需要於答題卷中適當納入部分試題內容,設計對應的作答格式。如在混合題型方面,透過不同題型組成題組的連續設問與作答設計,可發揮引導考生循序漸進思考作答並據以評量的效果;在非選擇題組方面,亦可透過更多樣化的設問與作答方式,有提升評量層次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