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測逐漸指考化,國文、英文一口氣加考第五冊,有了 107 學測的考題,後續考生該如何因應?StudyBank 線上獨家解析。
學測趨勢分析,關鍵考點名師歸納
A 學科能力測驗(簡稱「學測」)包括國文、英文、數學、社會、自然五考科,旨在測驗考生是否具有接受大學教育的基本學科能力,是大學校系初步篩選學生的門檻。
學測各科測驗範圍以高一及高二之必修課程綱要為準,考生五科都必須應考,成績均採級分制,五科成績均採 15 級分制,可用於大學繁星推薦入學、大學個人申請入學、大學考試入學,及科技校院申請入學等招生管道。
A 現行學測的考試科目包括:國文、英文、數學、社會、自然五考科,其中社會考科的內容包含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自然考科的內容包含物理、化學、生物、地球科學。社會、自然考科結合不同學科的設計,旨在考察考生綜合運用這些學科內容的能力。
國文考科與社會考科歷史部分測驗範圍以 101 課綱為依據,其餘各考科測驗範圍以99課綱為依據,包括高一、高二必修課程。自民國 104 年開始施測的學測各考科測驗範圍如下:
考試科目 | 測 驗 範 圍 |
---|---|
國文* | 高一必修科目國文、高二必修科目國文 |
英文 | 高一必修科目英文、高二必修科目英文 |
數學 | 高一必修科目數學、高二必修科目數學A版 |
社會* | 高一必修科目歷史、必修科目地理、必修科目公民與社會 高二必修科目歷史、必修科目地理、必修科目公民與社會 |
自然* | 必修科目基礎物理一、必修科目基礎化學(一)、必修科目基礎生物 (1)、必修科目基礎地球科學 必修科目基礎物理二 A、必修科目基礎化學(二) |
A 各科分數以級分呈現,分十五級分。依各科全體到考考生成績計算,學科及總級分各分為五種標準,由校系自訂通過之標準:
A 不一定。除了以學測成績參加甄選入學管道的「繁星推薦」或「個人申請」或其他管道。另外可參加指定科目考試,取得指定科目考試成績參加考試分發入學。但需注意部分學校在考試分發入學有設定學測成績門檻。
A 為平衡城鄉教育資源的落差,體現教育機會均等的公平正義,引導學生就近入學高中職,達成「高中均質、區域均衡」目標,辦理「繁星推薦」。
A
A 不可以,只要有任何一科為零級分,就無法參加甄選入學管道。
A 不可以。學科能力測驗成績只能在當學年度的入學管道中使用,並不能跨年度使用。「學科能力測驗成績保留三年」的意思是指大學入學考試中心為考生的學測成績保留三年,三年之中如果考生有需要,可向大學入學考試中心申請成績證明。
A 可以。學科能力測驗成績在考試入學管道僅具檢定作用,因此如果考生所選填的校系不需要學測成績檢定,是可以不用參加學科能力測驗的。但是提醒同學:如果沒有學科能力測驗成績,就不能選填訂有學測成績檢定的校系為志願。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