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情服務

人文學科沒錢途 教長:增數位能力
  • 發表時間
  • 2016-04-14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教育部調查發現,大學人文科系畢業生起薪偏低,該如何突破困境?教育部長吳思華昨開出藥方,強調人文學科應加強數位能力,也要學程式設計,即使廿年後六成工作都被電腦取代,人文學科學生只要能想出好點子,就能在數位經濟殺出一條生路。
 
教育部最近公布大學畢業生就業調查大數據,發現人文類畢業生不論學士或博士,月薪幾乎都是各類最低,本報因此製作全版專題,呼籲教育部重視人文學科的出路。
 
教育部長吳思華昨具體回應、開出解方。他在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教育會」全體委員會致詞指出,最近人工智慧系統AlphaGo,在圍棋「人機大戰」中贏過人腦。很多人擔心未來人腦還有多少發展空間?甚至有人預估,廿年內六成工作都會被電腦取代。
 
上述數字雖恐怖,吳思華卻不那麼悲觀。他表示,電腦技術越普及、簡單,電腦要應用在什麼地方,就變得更重要,人文社會領域學生反而更有機會發揮專長。
 
「技術只能告訴答案,人文學科才能指引方向,這遠超乎技術工程師的想像。」吳思華舉例,現在「共享經濟」當道,從共乘、共宿、到共膳,人文學科的學生若能想出前瞻性點子,清楚掌握社會脈動、反映社會需求、觸動人心,就能開拓新商機。
 
但最基本的,仍要有數位能力。吳思華表示,教育部訂定資訊教育總藍圖草案,將「數位素養」列為關鍵能力,並預計自一○七年八月起,國、高中新增「資訊科技」,學生要必修演算法、程式設計等數位課程。
 
在大學部分,教育部也從今年起推動「數位人文課程創新計畫」,要培養人文領域學生取得數據與資料、整體分析資訊、數位內容加值與再製等三大能力。
 
吳思華表示,教育部還預計最快八月起推動「數位人文計畫」,以社教館、博物館、圖書館等社教館所為發展基地,希望大學人文科系整合資訊科技,和館所產學合作,包括科研成果轉化成科普知識及教學展示活動、協助策展、建構智慧創新服務模式等,為人文科系師生開創新局。
 
 
更多請看:
//udn.com/news/story/6885/1628014
 
大學成績ALL PASS!先修/轉學考急救課狂降6000!
//www.studybank.com.tw/courses/subject/226
Top
FB
LINE線上諮詢
免費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