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全學年-楊墨國文
課程說明
此課程為舊課綱課程,「108新課綱課程」預計於8月中上架
課程簡述
高二全學年國文 線上學習課程,講義免費寄送,走到哪學到哪,學習0距離,楊墨老師將文章系統化歸納及統整,讓您EASY搞懂古文!
我會學到些什麼呢
- 高二全學年國文 精選核心課文 概念及解題技巧
課程說明
高二全學年國文
以核心課文及參考課文為主要內容
古文選24篇
No. | 篇名 | 主旨 |
---|---|---|
1 | 燭之武退秦師 | 敘燭之武洞悉秦 晉之矛盾,騁其辭辯,而解鄭國之危,開弱國外交成功之先例。 |
2 | 醉翁亭記 | 通過對優美山水與宴遊之樂的描寫,委婉表現「以順處逆」的心境,並側面反映自己在滁州的治績,抒發與民同樂的政治理想。 |
3 | 臺灣通史序 | 本文陳述修撰臺灣通史的動機,並表達了對臺灣歷史的崇敬,且期許吾人「惟仁惟孝,義勇奉公,以發揚種性」。 |
4 | 岳陽樓記 | 范仲淹藉本文相互激勵,並抒發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抱負。 |
5 | 蘭亭集序 | 藉記與友聚會蘭亭一事,以道出對死生無常之感慨。 |
6 | 晚遊六橋待月記 | 全文注重描寫六橋一帶的春月景色,文筆清新,是晚明山水小品之佳作。 |
7 | 赤壁賦 | 蘇軾謫居黃州,與客於秋夜泛舟,有感於萬物盛衰消長之理,故藉賓客之問答,發抒作者之思想與感情。 |
8 | 始得西山宴遊記 | 記始得西山遊覽之勝。柳宗元以為西山之怪特,在於它的高峻特出,不與培塿為類;並借西山之怪特,象徵自己卓然不群之節操,非庸俗所能望其項背。 |
9 | 馮諼客孟嘗君 | 敘述馮諼為孟嘗君收攬民心,經營三窟以鞏固其政治地位的經過。 |
10 | 大同與小康 | 記敘孔子感嘆魯國禮儀衰壞,因而暢談大同與小康之治,提出「天下為公,大同之治」的理想世界。 |
11 | 漁父 | 藉漁父與屈原的對話,慨嘆當時世俗的黑暗汙濁,也抒發了屈原不同流合汙的高尚情操。 |
12 | 項脊軒志 | 作者以項脊軒變遷沿革為線索,貫串人事來表達對祖母、母親、妻子的深切懷念,以及自己當日讀書的樂趣,家世興衰的感慨。 |
13 | 詩經選 | 為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也是後世韻文之祖。包括十五國風、二雅、三頌;風多為民間歌謠,雅是宮廷雅正之音,雅是宮廷雅正之音。 |
14 | 正氣歌並序 | 申論正氣之至大至剛,足以闢除任何邪惡,若善加培養,可以扶持倫常綱紀,使宇宙生命永延不墜。 |
15 | 琵琶行 | 借琵琶女色衰見棄的遭遇,發抒自己遷謫不遇的苦悶,既憐商婦,亦復自憐。 |
16 | 諫太宗十思疏 | 說明人君當居安思危,積其德義,行仁政,以達到無為而治的境界。 |
17 | 黃州快哉亭記 | 文章圍繞「快哉」二字著墨展開聯想,冶敘事、寫景、抒情、議論於一爐,寓有勸諭之意,說明士心中坦然,將無往而不快。 |
18 | 出師表 | 以「親賢臣,遠小人」勉後主,而以討漢賊,復舊都自誓。 |
19 | 唐傳奇選 | 記虯髯客贈產給李靖,助李靖輔佐真天子,建立功業的經過,帶出「唐有天下,乃真命所歸」的主旨;並以「真人之興也,非英雄所冀,況非英雄者乎?」隱含警世之意。 |
20 | 諫逐客書 | 為李斯上秦王的奏疏,勸諫驅逐客卿的失策。書,古代臣下對君王的奏疏,也稱上書。 |
21 | 典論論文 | 曹丕評論當代文人作品及論文章的功用。 |
22 | 勞山道士 | 蒲松齡藉王生求仙的行為及與道士的對話內容表達出批判世人好逸惡勞、投機取巧的惡習。 |
23 | 裨海紀遊選 | 記郁永河仍對硫土產地充滿好奇心,請番人操楫,坐莽葛,深入產硫之溪谷源頭,探尋磺穴的一段經歷。 |
24 | 勸和論 | 鄭用錫有感於後龍地方上屢屢發生漳 泉械鬥的情形,寫下本文,希望藉由文字感動人心,化解暴戾。 |
寄件說明與注意事項
- 購買全冊課程,皆會寄送完整教材,若為預購課程,會分批寄出教材。
- 完成訂購手續後,約3-5個工作天會寄出教材,教材寄出後,約2-3天可收到。
- 教材寄發皆附有教材清單,學員須按清單明細點收,如有遺漏或錯誤請於收件日起七日內與本公司聯繫,逾期無法受理。
- 為了您的權益,請詳實填寫收件資料,以免因資料不全或錯誤而造成無法投遞。
師資介紹

課程明細 | ||
---|---|---|
項 目 | 免費試看 | 時 間 |
燭之武退秦師 | 201分鐘 | |
燭之武退秦師(一) | 46分鐘 | |
燭之武退秦師(二) | 46分鐘 | |
燭之武退秦師(三) | 40分鐘 | |
燭之武退秦師(四) | 25分鐘 | |
燭之武退秦師(五) | 44分鐘 |
醉翁亭記 | 227分鐘 | |
醉翁亭記(一) | 28分鐘 | |
醉翁亭記(二) | 53分鐘 | |
醉翁亭記(三) | 48分鐘 | |
醉翁亭記(四) | 48分鐘 | |
醉翁亭記(五) | 34分鐘 | |
醉翁亭記(六) | 16分鐘 |
臺灣通史序 | 183分鐘 | |
臺灣通史序(一) | 26分鐘 | |
臺灣通史序(二) | 31分鐘 | |
臺灣通史序(三) | 39分鐘 | |
臺灣通史序(四) | 44分鐘 | |
臺灣通史序(五) | 43分鐘 |
岳陽樓記 | 316分鐘 | |
岳陽樓記(一) | 36分鐘 | |
岳陽樓記(二) | 39分鐘 | |
岳陽樓記(三) | 56分鐘 | |
岳陽樓記(四) | 29分鐘 | |
岳陽樓記(五) | 31分鐘 | |
岳陽樓記(六) | 53分鐘 | |
岳陽樓記(七) | 20分鐘 | |
岳陽樓記(八) | 52分鐘 |
蘭亭集序 | 176分鐘 | |
蘭亭集序(一) | 20分鐘 | |
蘭亭集序(二) | 41分鐘 | |
蘭亭集序(三) | 40分鐘 | |
蘭亭集序(四) | 28分鐘 | |
蘭亭集序(五) | 47分鐘 |
晚遊六橋待月記 | 99分鐘 | |
晚遊六橋待月記(一) | 27分鐘 | |
晚遊六橋待月記(二) | 23分鐘 | |
晚遊六橋待月記(三) | 22分鐘 | |
晚遊六橋待月記(四) | 27分鐘 |
赤壁賦 | 241分鐘 | |
赤壁賦(一) | 47分鐘 | |
赤壁賦(二) | 51分鐘 | |
赤壁賦(三) | 29分鐘 | |
赤壁賦(四) | 38分鐘 | |
赤壁賦(五) | 28分鐘 | |
赤壁賦(六) | 48分鐘 |
始得西山宴遊記 | 192分鐘 | |
始得西山宴遊記(一) | 45分鐘 | |
始得西山宴遊記(二) | 28分鐘 | |
始得西山宴遊記(三) | 29分鐘 | |
始得西山宴遊記(四) | 16分鐘 | |
始得西山宴遊記(五) | 45分鐘 | |
始得西山宴遊記(六) | 29分鐘 |
馮諼客孟嘗君 | 239分鐘 | |
馮諼客孟嘗君(一) | 40分鐘 | |
馮諼客孟嘗君(二) | 41分鐘 | |
馮諼客孟嘗君(三) | 46分鐘 | |
馮諼客孟嘗君(四) | 43分鐘 | |
馮諼客孟嘗君(五) | 31分鐘 | |
馮諼客孟嘗君(六) | 38分鐘 |
大同與小康 | 271分鐘 | |
大同與小康(一) | 39分鐘 | |
大同與小康(二) | 20分鐘 | |
大同與小康(三) | 62分鐘 | |
大同與小康(四) | 35分鐘 | |
大同與小康(五) | 25分鐘 | |
大同與小康(六) | 33分鐘 | |
大同與小康(七) | 27分鐘 | |
大同與小康(八) | 30分鐘 |
漁父 | 175分鐘 | |
漁父(一) | 47分鐘 | |
漁父(二) | 30分鐘 | |
漁父(三) | 39分鐘 | |
漁父(四) | 36分鐘 | |
漁父(五) | 23分鐘 |
項脊軒志 | 187分鐘 | |
項脊軒志(一) | 23分鐘 | |
項脊軒志(二) | 42分鐘 | |
項脊軒志(三) | 48分鐘 | |
項脊軒志(四) | 35分鐘 | |
項脊軒志(五) | 39分鐘 |
詩經選 | 235分鐘 | |
詩經選(一) | 23分鐘 | |
詩經選(二) | 50分鐘 | |
詩經選(三) | 22分鐘 | |
詩經選(四) | 36分鐘 | |
詩經選(五) | 17分鐘 | |
詩經選(六) | 36分鐘 | |
詩經選(七) | 51分鐘 |
正氣歌並序 | 200分鐘 | |
正氣歌並序(一) | 54分鐘 | |
正氣歌並序(二) | 42分鐘 | |
正氣歌並序(三) | 56分鐘 | |
正氣歌並序(四) | 48分鐘 |
琵琶行 | 201分鐘 | |
琵琶行(一) | 26分鐘 | |
琵琶行(二) | 34分鐘 | |
琵琶行(三) | 34分鐘 | |
琵琶行(四) | 33分鐘 | |
琵琶行(五) | 37分鐘 | |
琵琶行(六) | 37分鐘 |
諫太宗十思疏 | 203分鐘 | |
諫太宗十思疏(一) | 38分鐘 | |
諫太宗十思疏(二) | 42分鐘 | |
諫太宗十思疏(三) | 29分鐘 | |
諫太宗十思疏(四) | 42分鐘 | |
諫太宗十思疏(五) | 38分鐘 | |
諫太宗十思疏(六) | 14分鐘 |
黃州快哉亭記 | 177分鐘 | |
黃州快哉亭記(一) | 29分鐘 | |
黃州快哉亭記(二) | 37分鐘 | |
黃州快哉亭記(三) | 43分鐘 | |
黃州快哉亭記(四) | 41分鐘 | |
黃州快哉亭記(五) | 27分鐘 |
出師表 | 231分鐘 | |
出師表(一) | 49分鐘 | |
出師表(二) | 22分鐘 | |
出師表(三) | 44分鐘 | |
出師表(四) | 18分鐘 | |
出師表(五) | 34分鐘 | |
出師表(六) | 39分鐘 | |
出師表(七) | 25分鐘 |
唐傳奇選 | 199分鐘 | |
虬髯客傳(一) | 24分鐘 | |
虬髯客傳(二) | 24分鐘 | |
虬髯客傳(三) | 29分鐘 | |
虬髯客傳(四) | 38分鐘 | |
虬髯客傳(五) | 31分鐘 | |
虬髯客傳(六) | 36分鐘 | |
虬髯客傳(七) | 17分鐘 |
諫逐客書 | 151分鐘 | |
諫逐客書(一) | 32分鐘 | |
諫逐客書(二) | 38分鐘 | |
諫逐客書(三) | 27分鐘 | |
諫逐客書(四) | 22分鐘 | |
諫逐客書(五) | 19分鐘 | |
諫逐客書(六) | 13分鐘 |
典論論文 | 152分鐘 | |
典論論文(一) | 22分鐘 | |
典論論文(二) | 24分鐘 | |
典論論文(三) | 37分鐘 | |
典論論文(四) | 31分鐘 | |
典論論文(五) | 38分鐘 |
勞山道士 | 104分鐘 | |
勞山道士(一) | 27分鐘 | |
勞山道士(二) | 29分鐘 | |
勞山道士(三) | 25分鐘 | |
勞山道士(四) | 23分鐘 |
裨海紀遊選 | 58分鐘 | |
裨海紀遊選(一) | 37分鐘 | |
裨海紀遊選(二) | 21分鐘 |
勸和論 | 45分鐘 | |
勸和論(一) | 29分鐘 | |
勸和論(二) | 16分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