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情服務

蔣部長:教育要看到人,而不是數字(下)
  • 發表時間
  • 2014-06-25
資料來源: 聯合新聞網
 
 
這次,我們看到有些會考成績足以上任何明星學校的學生,卻選擇進入技職為第一志願;看到這種自有主張、選擇走自己的路的學生,讓人鼓舞。而在另一方面,人們也聽到許多「績優生填三、五十志願卻全部落榜」的案例;對於這類學生,我們若責備他們把自己的志向訂得太高是缺乏自知之明,會不會太殘忍了些?
 
在號稱「免試」的十二年國教體系,教育當局把選填志願的「技巧」當成決定性的關鍵;於是,十五歲的孩子稍一差錯,政府就給他一記迎頭痛擊,讓他沒有學校可讀,讓他的人生充滿悔恨。這種作法,展現的是什麼教育襟懷?這樣的分發規則,又展示了什麼公平心態?
 
台灣近廿年來的教育改革,在提倡多元化、避免資源過度集中、打破明星學校迷思等目標上,都是正確的方向。問題是,在執行手段上卻常常顯得偏斜或力不從心,或因缺乏慎思導致結果背道而馳。以打破明星學校為例,目的並不是要把明星學校一舉殲滅;而是要開啟多元管道,讓更多不同背景、才性的學生進入,使學校變得更豐富多元。簡單地說,若只是一心想把學習成就高的人拉下來,卻無法同時做到把低成就者拉上去,結果將只是災難一場,毀了一個世代的競爭力和企圖心。如此,所謂「均優質化」,恐怕只是徒留口號。
 
號稱「十二年國教」又是「免試」,這次放榜後,外界仍只能用「幾家歡樂,幾家愁」來形容;比起幾十年前聯考放榜的景象,如今似乎沒有多少進境。其中原因,除了不少學生家長還停留自己聯考時代的競爭思維,更重要的,是中央及地方教育部門必須在會考、特招及分發的制度和規則設計上力求改進,務求做到公平合理。政府一再強調,任何偏鄉弱勢學生的受教權都不應打折;那麼,眾多績優生高分落榜的挫折,中等生不知所措的茫然,教育部豈可當成個人心態問題而棄之不顧?
 
 
更多請看:
//udn.com/NEWS/OPINION/OPI1/8757836.shtml
Top
FB
LINE線上諮詢
免費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