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情服務

12年國教爭議的經濟分析(下)
  • 發表時間
  • 2014-06-17
資料來源: 聯合新聞網
 
 
造成擾亂的另一個因素,就是加入志願序干擾分發的優先順序。其初意本在於鼓勵學生就近入學,不要一窩蜂搶入明星高中,使各社區中學都有比較平均的錄取資質較佳學生的機會。
 
但一方面迫使得上述量尺更加難以預測,其公平性乃進一步受到質疑;另一方面,考生為避免誤填競爭過於激烈的學校而受罰,必須用心揣摩哪些學校比較安全不致遭到滑鐵盧,但當大家都認為某校安全而一窩蜂搶填,此校反而最不安全。這正是典型的博弈遊戲,即使此領域的專家在爾虞我詐的現實處境,也難以做出有效抉擇。
 
於是主事者殫精竭慮以善意設下的機關,反而困死所有的學生與家長,造成人人喊打的下場。
 
其實,古往今來面對僧多粥少的激烈競爭,除了提供公認為公平客觀的量尺據以排定先後順序之外,只有一個根本的解方,就是增加供給。今天供給不足的既是明星高中,掌握教育資源者即應努力提升其他高中的水準,讓每個社區均不乏明星高中;另一方面則針對既有明星高中削減公共資源的挹注,以縮小各中學的差距。
 
但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卻被輕視了。今天台灣的大專院校嚴重過剩,已造成學校、企業、學生與國家四方面的巨大損失,而技能教育因而大受戕害,則進一步動搖國家根本。因此主政者必須將最多的公共資源自正規教育挪移過來,彌補數十年來嚴重歧視所造成的巨大缺口。
 
相信經過適度的努力,許多高職會脫穎而出,成為國中畢業生另一個選擇。如果有一日,「明星高職」多如過江之鯽,眾多學子趨之若鶩,不但能立解升學主義與惡性競爭之弊,學生、企業、國家將一舉三贏,這才是上上之策。
 
 
更多請看:
//www.udn.com/2014/6/15/NEWS/OPINION/OPI1/8741147.shtml 
Top
FB
LINE線上諮詢
免費體驗